GNN:如果說《仙劍奇俠傳》一代創造了經典,五代您賦予它的使命為何?
姚仙:《仙劍奇俠傳五》可說是承先啟後、繼往開來,《仙劍奇俠傳》係列會不斷做下去,沒有終止的一天。很久以前我曾開玩笑說《仙劍奇俠傳》要做十八代,就有人很擔心問我說那十八代做完以後要做什麼,我就說做十九代啊!雖然現在遊戲市場上單機遊戲並不是主流,但它是《仙劍》係列的原始出發點,是它的根,這個根要紮得更深、更廣,讓它未來可以更茂盛、結出更多果實,所以它是擔任單機根的角色。很多玩家也希望《仙劍》能夠越做越好,玩家也不希望因為單機不景氣、就不做了,所以《仙劍》是背負著開發者與玩家的共同心願,希望越做越好、持續做下去。
遊戲方麵,五代在內容上吸取了以前《仙劍》係列遊戲的優點,並參考了許多玩家的意見,做了改變。世界觀方麵,按照過去的規劃,逐步把《仙劍》這個五靈六界的世界觀去完善它,五代所探討的是魔族和人的關係,將來六、七代會把這世界更充分完善,構想中《仙劍》世界隨著一部部作品的誕生,會在大家的腦海中有更清晰的輪廓。
姚仙說明五代是承先啟後
GNN:目前《仙劍奇俠傳五》的台灣語音進度如何?您對語音的要求又是如何?
姚仙:目前語音檔已經完成,正在測試,由於內容有幾千句,等到測試後看問題多不多與修正後再釋出。 (GNN 注:大宇資訊人員在訪談過程中透露,整個台灣語音檔至少有1G,目前預計8 月份釋出)
《仙劍奇俠傳五》的語音有兩套,一套是在台北邀請台灣的配音員來製作的,另一套則是在大陸由大陸當地配音員配的語音檔。大宇的研發11 年來在兩岸紮根,在兩岸都有研發團隊、吸納兩岸人才,並且努力了解兩岸市場,我們知道兩岸玩家各有所需,所以會采用兩套語音檔的方式。其實,就連在大陸也有北方、南方對於語音的口味不同,像之前釋出試聽的時候,就有來自如泉州、廣州的大陸玩家,比較喜歡台灣的配音。由於《仙劍》的目標是全華人市場,這是必要的功課。
◆ 原本七聖草穀的設計是老頭?
GNN:《仙劍》係列重要賣點就在於它吸引人的故事,可以談談《仙劍奇俠傳五》構思故事的過程嗎?
姚仙:故事的開頭10 年前就有,雖然隻是一小段,就是其中一個主角是個小山賊,出了山寨後想著要怎麼發展。其實隨時隨地都會有idea,就會寫下來、放在點子庫中,到可以用的時候就拿出來,3 年前時候要做這套遊戲、要製作劇本時,就瀏覽了點子庫、激蕩更多的想法。其實做遊戲故事花的時間很多,在研發過程中,有兩年半都在做故事,而且做遊戲的過程中,故事還在調整,希望達到最佳化。
現在《仙劍》的研發是有編劇組,例如企劃跟我討論大綱後,再跟大家討論,有的人物就一個人先想,提出後再修改或進行腦力激蕩,當然過程中有時候還會有所爭執。像小蠻一開始有的人覺得不夠可愛,有的人又覺得調整後會變得太嗲,大家對於角色都有不同的理解,這就要不斷地討論,很像蓋房子一樣,用水泥等建材逐步往上蓋。可以說,每個角色都是某個人喜歡、想像或是平常人生體驗中的影子,然後把他放進遊戲當中,而編劇組的企劃較年輕,我自己年紀比較大(笑),他們會提出年輕人喜歡的想法。
小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