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模式是一張6*7的地圖,這張地圖隻有普通小熊。
這張地圖和寧靜花園相比除了地圖變大,還多了普通小熊的加入,學會了如何處理隨機刷出的小熊,這個模式就會變得十分簡單。
這裏先說幾個經驗之談(不能保證絕對正確):
1.不要以為圈住越多的小熊越好,三到五個是最好控製的的。
2.機器人用來吃教堂是個不錯的原則。
3.要盡量始終保持圈小熊的圍牆。
4.有時候撤銷會很有用。
先說一下小熊走位的問題,有些童鞋玩多了會發現,有時候有的小熊會不動,結果就不能在那裏造教堂了。
單個小熊每次隨機向沒有阻擋的方向前行一步,若地圖上存在多個小熊,則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依次行動。
我說的可能有些拗口,簡單的說,其實小熊並不是同時隨機移動的,而是按一個順序依次移動。舉個例子,比如一個三個格子的空間有兩隻小熊,空間坐標(1 ,1)(1.2)(2.2),構成j形(或者說反L形)。(2,2)這隻小熊就無法移動。
機器人吃掉扣的是那一個建築的分,相當於淨賺了幾個懸浮塔的分。
小熊的出現多了很多變數,很難用語言來描述。總結下我的一些經驗吧。在合成前5個三重鎮,地圖空間很大,寧靜花園會玩的童鞋應該沒什麼壓力。地圖變成6*6的以後,在合成第6-11個三重鎮時,就需要注意下小熊的控製了。我喜歡利用三乘三的格子來控製小熊,每次隻用三到四個小熊來合教堂,這樣的好處就是能很精確控製教堂位置。
在堵死小熊的時候,教堂出現的位置是最“年輕”小熊所在位置。1,放下一個小熊合成教堂,出現在放小熊的位置。2,放下別的,堵死一堆小熊合成教堂,出現在你最後放下的那個小熊的位置。3,機器人吃掉小熊,合成教堂,出現在吃掉的小熊的位置。
主要是通過第二種來合教堂,這時就要注意一下,有時熊會卡在一個地方不動。三個格子的空間共有六種情況,一,1,7,反7,L,反L。有裏麵有了兩隻熊後,一,1,7,L這四種情況都是三個格子都可以合成教堂。另兩種情況都會出現卡小熊的情況。四個格子的空間也是類似,多了一種“田”的情形,上麵兩格子都會卡小熊。看起來情況很多,其實隻要記住小熊運動規律就很好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