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談到中醫,那麼不可避免的就會提高中藥,與擁有現代科學醫療體係的西醫主要通過手術醫治的方式不同,中醫基本上都隻是依靠一個藥方配出的中藥。利用現代的科學信息管理係統,可以幫助中醫從業者篩選出最符合所選藥理作用的中藥,並按照契合度進行排序,為中醫師治療疾病時選擇正確的中藥提供另一種更加科學的參考依據。
1、本軟件主要是用西醫理論分析中藥的藥理作用。
2、本軟件將中藥的藥理分為18類。如“抗病毒類”、“作用於神經係統類”等。每類又分為若幹具體的藥理作用。如“抗病毒類”的“抗鼻病毒”、“抗皰疹病毒”等;“作用於神經係統”的“抗疲勞”、“解熱”等。
3、本軟件收錄常用中藥329種。
4、由於中藥所含成分繁多,藥理作用複雜,目前發現,一種中藥少則具有數種藥理作用,多則具有數十種藥理作用。製作本軟件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盡可能將每種中藥的多種藥理針對性地作用於複雜的治療對象,就能簡化處方的用藥品種,從而節省藥材,節約資金,並減少藥物對人體的負擔。
5、使用本軟件前必須為治療對象用西醫做出診斷,並擬出所需用藥的藥理作用。即西醫診斷,中藥治療。如:感冒發熱頭痛,所需用藥可為“抗鼻病毒”藥與“解熱”“鎮痛”藥。每個病理作用的藥物可根據病情選用3-5種。
6、如果治療對象身患2至數種疾病,可先治2-4種疾病,以後根據病情逐一治療。
7、從軟件藥理作用中選藥組方時,應極為慎重嚴格,全麵考慮,根據體質和病情選擇最適合治療對象的藥物。如選藥得當,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在選藥決定處方用藥品種數量時,可根據病情輕重和複雜程度,小方可為6種藥,中方可為9種藥,大方可為12種藥。
9、在選藥組方時,每種中藥的提示欄應引以重視。如“溫”藥或“熱”藥提示對“上火(發炎)”的對象應慎用,“用量”是確定用藥劑量的依據,“降血壓”則提示血壓偏低者慎用,“升血壓”則提示血壓偏高者慎用,“降血糖”則提示血糖偏低者慎用,“升血糖”則提示糖尿病慎用,”興奮子宮“之類則提示妊娠禁用,星號(*)則提示效果顯著等等。
10、本軟件可供臨床醫師參考使用。由於本軟件具有現代性、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臨床醫師如能熟練掌握,或能得到本軟件設計者(省級名醫)的親自培訓和帶教,就能更新技術、提高療效,增強知名度,有希望盡快成為新的一代名醫。
140.5M / 09-05
76.4M / 03-25
55M / 06-05
237.9M / 04-13
900.9M / 03-02
96.2M / 07-06
311.2M / 07-06
335M / 07-06
200M / 07-06
413.8M / 07-06
484.7M / 09-27
165.4M / 09-05
353.9M / 06-05
131.8M / 04-13
195.6M / 03-03
45.6M / 09-08
665.2M / 07-06
2.84G / 07-06
93M / 07-06
338.3M / 07-06
1.38G / 07-26
488.3M / 07-16
109.8M / 06-03
142M / 01-08
1.2M / 11-23
548.8M / 04-13
1.6M / 04-13
1.48G / 03-18
646.6M / 03-03
133.7M / 03-03
110.5M / 09-05
33.4M / 09-05
325.8M / 08-12
60M / 04-29
254M / 04-25
659M / 04-23
1M / 12-26
253.4M / 12-08
253M / 12-08
1.19G / 11-16
369M / 09-22
181.5M / 09-22
201.2M / 09-05
488.3M / 07-16
248.9M / 12-08
248.9M / 12-08
100.6M / 03-06
148.9M / 03-06
1.12G / 07-06
1.25G / 07-06
126.7M / 02-04
1.76G / 09-22
1.92G / 04-17
201.5M / 04-13
7.31G / 07-01
94.3M / 07-06
2.48G / 07-06
7.63G / 07-06
1M / 07-06
778.1M / 07-06
561.8M / 07-11
72M / 07-06
548.7M / 07-06
1.00G / 07-06
9.13G / 07-06
126.2M / 07-06
72M / 07-06
105.1M / 07-06
132M / 07-06
132M / 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