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Desktop有一個問題,隨著硬盤容量和文件的增加,它所占用的係統資源也與日俱增。DocFetcher同樣免費、支持中文,功能雖沒有Google Desktop那樣全麵,但運行效率更加優秀。
DocFetcher啟動後和Google Desktop一樣,需要先建立文件內容索引數據庫。在軟件主界麵左上方的“File Type”區域,選中想要建立內容索引的文件類型。DocFetcher支持的文件類型包括HTML、Office、OpenOffice、PDF和TXT等。選中文件類型後,在左下方的“Search Scope”區域的空白處單擊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Create Index”,然後會彈出一個窗口,詢問你要索引文件夾的位置。
從這裏可以看出DocFetcher是讓用戶自行選擇要建立索引的文件夾分類,而不是像Google Desktop默認會索引硬盤中所有文件。選擇好文件夾後,點擊“確定”按鈕。接著會出現建立索引的對話框,其中“Text extensions”和“HTML extensions”分別是指要把哪些文件格式當作txt或者html文件來索引,比如程序設計員經常會用到的asp文件、php文件也可以被索引進去,非常實用。設置完成後,點擊“Run”按鈕,就開始建立索引了。DocFetcher建立索引速度很快,比如記者某個保存了360多個文件的文件夾,索引時間隻要10多秒就完成了。你還可以在DocFetcher中為不同文件夾建立多個內容索引任務。
建立好一個索引任務與數據庫後,回到軟件主界麵,在最上方的搜索框中輸入關鍵詞,然後按下回車鍵,DocFetcher非常迅速就會幫你找出索引文件夾中擁有該關鍵詞的文件。點擊某個文件之後,在右下方的預覽窗口中還可以查看到文件的全部內容,關鍵詞還會用黃色底色高亮顯示。如果文件的內容很長,你可以利用預覽窗口右上方的跳轉箭頭,直接跳到關鍵詞出現的地方。
DocFetcher的搜索指令基本上跟網頁搜索一樣,用複合關鍵詞(or)、組合關鍵詞(+)、排除關鍵詞(-)等不同的指令來讓搜索結果更精準也是不錯的辦法。以後每次打開DocFetcher時,軟件還會自動更新已經建立的索引數據;如果你選擇讓DocFetcher開機自動運行,軟件就會實時監控索引文件夾的變化,自動更新索引內容。
76.4M / 03-25
55M / 06-05
237.9M / 04-13
140.5M / 03-06
900.9M / 03-02
96.2M / 07-06
311.2M / 07-06
335M / 07-06
200M / 07-06
413.8M / 07-06
353.9M / 06-05
131.8M / 04-13
230.8M / 03-03
195.6M / 03-03
165.4M / 03-03
45.6M / 09-08
665.2M / 07-06
2.84G / 07-06
93M / 07-06
338.3M / 07-06
1.38G / 07-26
488.3M / 07-16
109.8M / 06-03
142M / 01-08
1.2M / 11-23
548.8M / 04-13
1.6M / 04-13
1.48G / 03-18
646.6M / 03-03
133.7M / 03-03
325.8M / 06-07
60M / 04-29
254M / 04-25
659M / 04-23
1M / 12-26
253.4M / 12-08
253M / 12-08
1.19G / 11-16
110.5M / 04-23
26.7M / 03-16
488.3M / 07-16
248.9M / 12-08
248.9M / 12-08
201.2M / 04-13
100.6M / 03-06
148.9M / 03-06
1.12G / 07-06
1.25G / 07-06
9.48G / 07-06
50KB / 07-06
116.2M / 04-10
1.92G / 04-17
201.5M / 04-13
7.31G / 07-01
94.3M / 07-06
2.48G / 07-06
7.63G / 07-06
1M / 07-06
778.1M / 07-06
509.7M / 07-06
561.8M / 07-11
1.32G / 01-19
72M / 07-06
548.7M / 07-06
1.00G / 07-06
9.13G / 07-06
126.2M / 07-06
72M / 07-06
105.1M / 07-06
132M / 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