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聽說“母帶處理”的,一種高大上的感覺油然而生。事實上,母帶處理確實是比較高大上。是音樂製作的最後一環。而在專業領域,母帶處理的硬件設備也是比較貴的。
然而我們業餘娛樂選手,對自己的作品做一下“母帶處理”,也能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打引號,是因為我們能做的,稱之為“總線處理”更為合適。
至於怎麼做母帶處理,我的理解也很淺薄。
1 增大響度。響度是影響我們聽感的一個重要指標。
2.突出某個頻段。比如我們的作品是一首舞曲,在做總線處理的時候,我們可以在做好音量限製的同時,加強一下低頻部分;比如我們做一首情歌,我們可以突出一點高頻,讓人聲聽起來更有feel.
3.就翻唱而言,讓人聲和伴奏更貼合。
母帶處理還有一條比較重要的準則:幅度一定要小!
下麵是著名的母帶處理係列插件。iZotope ozone。傳說中的“臭氧”。
1.Maximizer。可以讓我們增加響度、限製最大音量。
2.Dynamics。多段壓縮,對不同頻段做壓縮處理,跟下麵的EQ不同的是,多段壓縮不單單是單純的加強音量,更多的體現在融合上。
打個比方,比如我們混了一首翻唱,可能聽起來有點悶,但是單純的拉高頻部分的EQ,又覺得有點側耳,這時候就必須要用上多段壓縮了。
3.Equalizer。一個EQ效果器。我個人理解,跟上麵的多段壓縮異曲同工,都是對特定頻段進行加強或者衰減。
4.Imager。立體聲拓展。
5.Exciter。多段激勵。
還有一些,就不贅述。
母帶處理最重要一點就是一定不能太過,過猶不及。
母帶處理又是比較難把握的一個環節,如果調整不好,其實我們也可以用預置,一般也有不錯的效果。臭氧就自帶N多的預置。
140.5M / 09-05
76.4M / 03-25
55M / 06-05
237.9M / 04-13
900.9M / 03-02
96.2M / 07-06
311.2M / 07-06
335M / 07-06
200M / 07-06
413.8M / 07-06
484.7M / 09-27
165.4M / 09-05
353.9M / 06-05
131.8M / 04-13
195.6M / 03-03
45.6M / 09-08
665.2M / 07-06
2.84G / 07-06
93M / 07-06
338.3M / 07-06
1.38G / 07-26
488.3M / 07-16
109.8M / 06-03
142M / 01-08
1.2M / 11-23
548.8M / 04-13
1.6M / 04-13
1.48G / 03-18
646.6M / 03-03
133.7M / 03-03
110.5M / 09-05
33.4M / 09-05
325.8M / 08-12
60M / 04-29
254M / 04-25
659M / 04-23
1M / 12-26
253.4M / 12-08
253M / 12-08
1.19G / 11-16
369M / 09-22
181.5M / 09-22
201.2M / 09-05
488.3M / 07-16
248.9M / 12-08
248.9M / 12-08
100.6M / 03-06
148.9M / 03-06
1.12G / 07-06
1.25G / 07-06
126.7M / 02-04
1.76G / 09-22
1.92G / 04-17
201.5M / 04-13
7.31G / 07-01
94.3M / 07-06
2.48G / 07-06
7.63G / 07-06
1M / 07-06
778.1M / 07-06
561.8M / 07-11
72M / 07-06
548.7M / 07-06
1.00G / 07-06
9.13G / 07-06
126.2M / 07-06
72M / 07-06
105.1M / 07-06
132M / 07-06
132M / 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