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杆機構計算軟件對於學習工程設計的朋友們是一個非常實用的輔助工具,能夠幫助大家快速的完成連杆機構相關的數據計算操作。
杆機構設計計算軟件是一款非常好用且功能強大的連杆機構計算工具,主要適用於工程方麵的朋友使用,可以根據相應的行程係數來計算出連杆AB、BC、CD和AD的長度,軟件操作簡單,界麵直觀化,大大地解決了工作計算出問題的不準確或者計算時間長的問題。
連杆機構設計通常包括選型、運動設計、承載能力計算、結構設計和繪製機構裝配圖與零件工作圖等內容,其中選型是確定連杆機構的結構組成,包括構件數目以及運動副的類型和數目;運動設計是確定機構運動簡圖的參數,包括各運動副之間的相對位置尺寸以及描繪連杆曲線的點的位置尺寸等等;承載能力計算是基於強度理論,確定關鍵零件的主要結構參數;結構設計是在綜合考慮安裝、調整、加工工藝性等因素情況下對各零件結構參數的全麵細化。
平麵連杆機構的運動設計是本章的主要研究內容,它一般可歸納為以下三類基本問題:
1) 實現構件給定位置(亦稱剛體導引),即要求連杆機構能引導某構件按規定順序精確或近似地經過給定的若幹位置。
2) 實現已知運動規律(亦稱函數生成),即要求主、從動件滿足已知的若幹組對應位置關係,包括滿足一定的急回特性要求,或者在主動件運動規律一定時,從動件能精確或近似地按給定規律運動。
3) 實現已知運動軌跡(亦稱軌跡生成),即要求連杆機構中作平麵運動的構件上某一點精確或近似地沿著給定的軌跡運動。
在進行平麵連杆機構運動設計時,往往是以上述運動要求為主要設計目標,同時還要兼顧一些運動特性和傳力特性等方麵的要求,如整轉副要求、壓力角或傳動角要求、機構占據空間位置要求等。另外,設計結果還應滿足運動連續性要求,即當主動件連續運動時,從動件也能連續地占據預定的各個位置,而不能出現錯位或錯序等現象。
平麵連杆機構運動設計的方法主要是幾何法和解析法,此外還有圖譜法和模型實驗法。幾何法是利用機構運動過程中各運動副位置之間的幾何關係,通過作圖獲得有關運動尺寸,所以幾何法直觀形象,幾何關係清晰,對於一些簡單設計問題的處理是有效而快捷的,但由於作圖誤差的存在,所以設計精度較低。解析法是將運動設計問題用數學方程加以描述,通過方程的求解獲得有關運動尺寸,故其直觀性差,但設計精度高。隨著數值計算方法的發展和計算機的普及應用,解析法已成為各類平麵連杆機構運動設計的一種有效方法。
140.5M / 09-05
76.4M / 03-25
55M / 06-05
237.9M / 04-13
900.9M / 03-02
96.2M / 07-06
311.2M / 07-06
335M / 07-06
200M / 07-06
413.8M / 07-06
484.7M / 09-27
165.4M / 09-05
353.9M / 06-05
131.8M / 04-13
195.6M / 03-03
45.6M / 09-08
665.2M / 07-06
2.84G / 07-06
93M / 07-06
338.3M / 07-06
1.38G / 07-26
488.3M / 07-16
109.8M / 06-03
142M / 01-08
1.2M / 11-23
548.8M / 04-13
1.6M / 04-13
1.48G / 03-18
646.6M / 03-03
133.7M / 03-03
110.5M / 09-05
33.4M / 09-05
325.8M / 08-12
60M / 04-29
254M / 04-25
659M / 04-23
1M / 12-26
253.4M / 12-08
253M / 12-08
1.19G / 11-16
369M / 09-22
181.5M / 09-22
201.2M / 09-05
488.3M / 07-16
248.9M / 12-08
248.9M / 12-08
100.6M / 03-06
148.9M / 03-06
1.12G / 07-06
1.25G / 07-06
126.7M / 02-04
1.76G / 09-22
1.92G / 04-17
201.5M / 04-13
7.31G / 07-01
94.3M / 07-06
2.48G / 07-06
7.63G / 07-06
1M / 07-06
778.1M / 07-06
561.8M / 07-11
72M / 07-06
548.7M / 07-06
1.00G / 07-06
9.13G / 07-06
126.2M / 07-06
72M / 07-06
105.1M / 07-06
132M / 07-06
132M / 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