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資本市場重回全球焦點,香港的熱度因穩定幣領域的新動向再攀高峰。8 月 1 日《穩定幣條例》生效在即,從跨境貿易企業到傳統金融機構,甚至普通金融從業者,都對這一新興領域展現出濃厚興趣,生怕錯失先機。
據了解,過去一段時間,超 50 家企業及機構密集對接香港金管局,探討穩定幣牌照申請可能,其中不乏能源巨頭央企、中信集團等涉及大額跨境貿易的機構。截至目前,中信集團暫未對此回應。
這股熱潮也讓香港監管層陷入平衡難題:既樂見市場對穩定幣業務的積極參與,又需應對國際金融組織對反洗錢風險的擔憂。7 月 29 日,香港金管局發布《持牌穩定幣發行人監管指引》及反洗錢相關指引,進一步收緊監管要求。金管局副總裁陳偉民在溝通會上反複強調,市場熱情雖高,但 “穩” 才是行業長遠發展的關鍵。
一、央企紮堆南下,競逐穩定幣牌照
穩定幣是一類價值錨定型數字貨幣,通過與法定貨幣、商品或一籃子資產掛鉤維持價值穩定,主要分為法幣抵押型、算法型和加密貨幣抵押型三類。此次香港納入監管的穩定幣,特指與法幣 1:1 抵押掛鉤的類型,掛鉤幣種未作限製,離岸人民幣也包含在內。依托區塊鏈技術,這類穩定幣在支付、交易中更便捷高效,尤其在跨境支付領域前景廣闊。
湧入香港的機構中,不少瞄準了離岸人民幣掛鉤穩定幣的潛力,包括某能源國企巨頭、中信集團等跨境貿易大戶。盡管陳偉民提到,當前洽談機構更傾向選擇港元、美元等流通性強的幣種,但消息顯示,部分申請者的最終目標仍是離岸人民幣穩定幣。不過在金管局總裁餘偉文看來,“很多隻停留在概念階段”。
從金管局現行的穩定幣 “沙盒” 案例來看,成為發行人不僅要熟悉應用場景,還需具備強大技術能力,尤其是反洗錢經驗或方案 —— 這正是監管層當前的核心關注點。金管局負責反洗錢的助理總裁陳景宏 7 月 29 日透露,國際清算銀行、財務行動特別組織等國際組織多次強調防範穩定幣洗錢風險的重要性。餘偉文也特別指出,重點在於避免穩定幣成為跨境洗錢工具。目前沙盒中的京東幣鏈、圓幣、渣打銀行等機構,都在細化反洗錢方案。
消息顯示,部分機構南下接觸金管局後,已引起國際金融組織關注,後者對香港監管提出反洗錢 “風險提示”,尤其涉及俄羅斯等特殊區域的跨境貿易支付 —— 這些業務可能使用離岸人民幣結算。穩定幣依托區塊鏈實現信息流與資金流合一,雖能縮短跨境支付時間、降低成本,但發行後環節脫離原有銀行賬戶體係,進入點對點交易,可能被受製裁區域或機構利用以規避國際製裁。
如何管理反洗錢風險?陳景宏表示暫未出台具體方案,但要求發行人向金管局證明自身反洗錢能力,包括對客戶及潛在使用者進行 “KYC”(了解你的客戶)驗證,或通過技術手段防範。KYC 可由發行人自行完成,或委托第三方,也可依托發行人生態圈自有數據進行。
業內人士稱,技術上可通過修改合約底層,剔除被製裁國家或機構的交易區域,但香港金管局對於如何監管此類特殊場景的跨境支付,尚未有明確方案 —— 這正是其麵臨國際金融組織壓力的原因。陳景宏解釋,發行人需在客戶認購或贖回穩定幣時審核錢包賬戶,包括過往交易記錄、實際控製人等,但未明確審核時長和交易範圍的具體操作。
有業內人士指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監管聲譽是基石,不能因穩定幣業務受損。如何幹預以防止國際金融組織不認可的交易出現,是當前監管最緊迫的任務。在此背景下,出於風險擔憂,金管局加快於 7 月 29 日出台《穩定幣條例》相關監管及反洗錢指引,計劃在反洗錢方麵設定更嚴格要求,降低穩定幣成為洗錢工具的風險,推動市場有序發展。
二、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潛力與挑戰並存
“香港穩定幣業務若想上規模,終究要靠離岸人民幣掛鉤品種,而非港元穩定幣。” 多位香港穩定幣一線從業者表示。他們認為,美元穩定幣市場規模已達 2500 億美元(截至 2025 年 5 月底,USDT 超 1500 億美元、USDC 超 680 億美元),香港再做美元穩定幣意義有限;港元穩定幣需求較小,應用場景多限於香港本地港元計價的金融產品,規模難有突破。
相比之下,跨境貿易中穩定幣應用場景更廣泛,且多以人民幣計價。目前已有不少跨境貿易機構使用美元穩定幣結算,這讓從業者看好離岸人民幣穩定幣的潛力。據了解,香港金管局沙盒中的京東幣鏈、渣打、圓幣等機構,均將跨境支付列為穩定幣核心應用場景;此外,RWA(實物資產代幣化)業務也是部分機構申請牌照的目標場景 —— 即通過區塊鏈將酒店租賃、光伏發電、股票債券等現實資產數字化,助力傳統資產融資。
當前,穩定幣已成為部分跨境貿易用戶的剛需,其在該領域的應用規模增長可期。但風險也隨之而來:國際金融組織擔心,香港離岸人民幣穩定幣可能被部分國家或機構用於規避 SWIFT 製裁。
一位計劃在港申請牌照的機構負責人提出 “分池方案”:將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池子拆分,香港單獨設立一個,內地自貿區再設一個。他認為,這一設想雖顯 “冒險”,卻有合理性 —— 例如中石油等機構的跨境貿易通過 CIPS(跨境人民幣支付係統)和昆侖銀行完成,若部分離岸人民幣混入香港穩定幣池子,可能帶來風險;拆分後,香港的池子可滿足國際金融組織要求。相關技術人員也證實,這在技術上可行。
消息顯示,國內多個自貿區近期已就穩定幣落地方向展開研討。7 月 10 日,上海市國資委黨委召開中心組學習會,專題探討加密貨幣與穩定幣發展趨勢,提及探索區塊鏈在跨境貿易、供應鏈金融、資產數字化等領域的應用。
在業內人士看來,“分池而治” 可讓香港監管輕裝上陣,推進離岸人民幣穩定幣發行。數據顯示,截至 5 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達 9756 億元,5 月跨境貿易結算人民幣回款總額 11236 億元,這些都可能成為離岸人民幣穩定幣的基礎。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分池而治” 雖具可行性,但在上海等國內自貿區落地新的 “穩定幣池子”,仍將麵臨諸多現實挑戰。



下載
下載
下載
下載
喜歡
高興
鬼臉
嗬嗬
無聊
傷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