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近期的價格漲勢引人矚目,而從供求關係來看,這一趨勢或許才剛剛開始。
過去一個月,以太坊價格漲幅超 65%;自今年 4 月至今,漲幅更是突破 160%。若問其未來幾個月為何仍有上漲空間,答案其實很簡單 —— 供求關係的強力支撐。
先看比特幣的 “供需失衡” 啟示
比特幣的看漲邏輯堪稱直觀:自 2024 年 1 月美國推出比特幣現貨交易所交易產品(ETP)後,需求與供應便出現結構性失衡。具體而言,ETP、企業及政府在此期間購入超 150 萬枚比特幣,而同期比特幣區塊鏈僅新生成約 30 萬枚。需求是供應的 5 倍,這直接推動比特幣價格上漲 155%,使其成為同期全球表現最佳的主要資產之一。
以太坊的 “追趕式” 供需反轉
起初,以太坊並未搭上這波供需失衡的紅利。
截至 2025 年 5 月 15 日(以太坊現貨 ETP 推出約 10 個月),這些 ETP 僅購入 66 萬枚 ETH,資金流入約 25 億美元;同期上市公司的購買量也微乎其微。而同一時期,以太坊網絡新生成 54.3 萬枚 ETH,供需基本持平。因此,以太坊價格表現遠遜於比特幣也在情理之中。
(注:此處應有比特幣與以太坊價格回報對比圖,資料來源:Bitwise Asset Management,數據範圍為 2023 年 12 月 31 日至 2025 年 7 月 20 日)
但 5 月中旬成為關鍵轉折點。自 5 月 15 日起,以太坊現貨 ETP 市場迎來爆發,吸引超 50 億美元資金流入。企業也紛紛加入布局,多家公司宣布將以太坊納入財庫儲備管理: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BMNR)6 月底啟動 ETH 購入,目前持有 300,657 枚(價值 11.3 億美元),並計劃長期獲取 ETH 總供應量的 5%;
SharpLink Gaming(SBET)7 月起開始收購,當前持有 280,706 枚(價值 10.6 億美元),還計劃再融資 60 億美元增持;
Bit Digital(BTBT)籌集 1.7 億美元並出售比特幣頭寸,用於購入超 10 萬枚 ETH(價值超 3.75 億美元);
Ether Machine(DYNX)宣布計劃上市,其 ETH 儲備價值 16 億美元,且目標不止於此。
綜合來看,5 月中旬至今,ETP 與上市公司累計購入 283 萬枚 ETH,按當前價格計算超 100 億美元,是同期以太坊新增供應量的 32 倍。供需關係的劇烈傾斜,直接推動了 ETH 價格的飆升。
趨勢將持續:供需失衡或進一步擴大
核心問題在於:這種供需失衡會持續嗎?我們的答案是肯定的。
其一,投資者對以太坊與比特幣的配置仍不均衡。盡管以太坊市值約為比特幣的 20%,但其 ETP 積累的資產規模僅為比特幣 ETP 的 12% 以下。而圍繞穩定幣、代幣化(主要基於以太坊構建)的熱潮持續升溫,這一失衡狀態有望在未來數月得到修正,預計將吸引數十億美元資金流入。
其二,“ETH 財庫儲備公司” 的趨勢正加速。加密貨幣財庫公司的增長關鍵,在於其公開交易股價高於所持加密貨幣資產價值 —— 目前以太坊財庫公司正符合這一特征(如 BMNR、SBET 股價接近其 ETH 資產價值的兩倍)。隻要這一狀態持續,華爾街公司將有更強動力增持 ETH。
展望未來一年,若 ETP 與 ETH 財庫儲備公司合計購入 200 億美元 ETH(按當前價格約合 533 萬枚),而以太坊網絡同期新增供應預計約 80 萬枚,那麼需求將達到新增供應的 7 倍 —— 這一比例甚至高於 2024 年比特幣現貨 ETP 推出後的水平。
或許有人認為,以太坊與比特幣不同,價格並非純粹由供求決定,且沒有長期發行上限。但短期內,所有資產的價格都由供求關係主導。當前 ETH 需求顯著大於供應,因此其價格繼續上漲,其實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