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是北宋末期之前就已經定型並流傳至今的一項老幼皆宜,雅俗共賞的娛樂益智遊戲活動。有資料顯示,在中國有以億為統計單位的象棋愛好者。那麼新入門的小夥伴還不知道中國象棋中的各個棋子如何走,有哪些規則?那就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象棋走法
棋子共有三十二個,分為紅、黑兩組,每組共十六個,各分七種,其名稱和數目如下:
紅棋子:帥一個,車、馬、炮、相、仕各兩個,兵五個
黑棋子:將一個,車、馬、炮、象、士各兩個,卒五個
一、帥/將
1.紅方為“帥”,黑方為“將”。帥和將是棋中的首腦,是雙方竭力爭奪的目標
2.它隻能在"九宮"之內活動,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動隻能按豎線或橫線走動一格。帥與將不能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麵,否則走方判負
二、仕/士
紅方為“仕”,黑方為“士”,它也隻能在九宮內走動。它的行棋路徑隻能是九宮內的斜線。士一次隻能走一個斜格
三、象/相
紅方為“相”,黑方為“象”。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對角線走兩格,俗稱“象飛田”。相(象)的活動範圍限於“河界”以內的本方陣地,不能過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個棋子,就不能走,俗稱“塞象眼”
四、車
車在象棋中威力最大,無論橫線、豎線均可行走,隻要無子阻攔,步數不受限製。俗稱“車行直路”。因此,一車可以控製十七個點,故有“一車十子寒”之稱。
五、炮
炮在不吃子的時候,走動與車完全相同,但炮在吃子時,必須跳過一個棋子,我方的和敵方的都可以,俗稱“炮打隔子”、“翻山”
六、馬
馬走動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橫著或直著走一格,然後再斜著走一個對角線,俗稱“馬走日”。馬一次可走的選擇點可以達到四周的八個點,故有“八麵威風”之說。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別的棋子擋住,馬就無法走過去,俗稱“蹩馬腿”
七、兵/卒
紅方為“兵”,黑方為“卒”
兵(卒)隻能向前走,不能後退,在未過河前,不能橫走。過河以後可左、右移動,但也隻能一次一步,即使這樣,兵(卒)的威力也大大增強,故有“小卒過河頂大車”之說
專業術語解釋
舉例:
1、“炮二平五”,表示紅炮從縱線二平移到縱線五
2、“馬8進7”,表示黑馬從縱線8向前走到縱線7
3、“車2退3”,表示黑車沿縱線2向後移動3格
4、當一方有2個以上名稱相同的棋子位於同一縱線時,需要用“前”或“後”來加以區別。例如,“前馬退六”(表示前麵的紅馬退到直線六)、“後炮平4”(表示後麵的黑炮平移到直線4)
兵卒在特殊局麵下的記譜方法(主要創作排局時遇到的多,實戰也可遇到):
1、當兵卒在同一縱線達到3個,用前中後來區分,達到4個,用前二三四區分,達到5個,用前二三四五區分
2、當兵卒在兩個縱線都達到兩個以上時,按照舊的記譜方式舉例:前兵九平八,此時可省略兵(卒),記做前九平八,以達到都用4個漢字記譜的要求,此表示方式已在中國象棋DhtmlXQ動態棋盤上實現,是對中文記譜方法的一個重要完善



 下載
下載 下載
下載 下載
下載 下載
下載
 下載
下載 下載
下載 下載
下載 下載
下載 下載
下載 下載
下載
 喜歡
喜歡 高興
高興 鬼臉
鬼臉 嗬嗬
嗬嗬 無聊
無聊 傷心
傷心

































